课外阅读。
“太好啦!太好啦!”听妈妈说,我家的电脑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爸爸告诉我:“它就像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家庭连接到一起。在互联网里,可以查阅信息,便捷地了解周围世界;可以用自己的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还可以参加网络上的购物、拍卖等各种活动。有了网络,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五洲四海的人们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网络真的这么神奇?我带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叫妈妈打开电脑,进入网络。不一会儿,米老鼠的形象就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 )唐老鸭( )孙悟空( )花木兰( )这些早就认识的卡通人物都笑眯眯地看着我( )还伴随着音乐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 )真神了( )我不由得赞叹起来( )
妈妈带我访问了许多网站,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时事新闻,有卡通漫画,有科学知识,还有课程辅导……真是应有尽有。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一下子敞开了。
在文中( )处加上标点符号。
在互联网里,可以__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__________ ,五湖四海的人们可以随时进行交流。网络里的内容非常丰富,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 ,有_________,还有 __________……真是应有尽有。
“我家的电脑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中的“信息高速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一下子敞开了。”为什么说地球变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段分析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比作。
“寻找最大的一穗”就是指。
(2)“颗粒饱满麦穗”指。那么,“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是指。
课外阅读。
为别人喝彩
我曾应邀参加一所小学的运动会。有一个班获得了“道德风尚奖”,我向校长提出心中的疑惑: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那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高在何处。校长说:“其实你忽略了一个细节——在同学们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惟有那个班的学生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为别人喝彩”,竟值得这样推崇。
由此,我还想起一个外国人为中国人喝彩的场面:2001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大运会”开幕式上,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人们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北京,但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他们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窃喜和欢呼,对别人则常常冷漠得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很少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喝彩。其实,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将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赏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矫正狭隘自私和妒忌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为自己喝彩容易,为别人喝彩难,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
(1)为别人喝彩是,是,是。
(2)文中举例了那几个“为别人喝彩”的例子?
(3)“最热烈的掌声”赞赏的是:
(4)文章划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法是
课内阅读。
天游峰的扫路人(节选)
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1)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部分,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2)语段中一词写出天游峰山路的细、窄,一词写出了它的高峻,写出了它的险。
(3)“好不得意”的意思是。作者“好不得意”的原因是。
(4)语段中的最后一句中“终于”的意思是什么?这一句有什么作用?(4分)
课外阅读。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净瓶里灌水,净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个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睡觉,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老鼠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睛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被烧成了几块破布,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盛水解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争执:
争先恐后:
(2)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是,说明了。
结果是。
(3)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是,
说明了他们当时。
(4)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课内语段阅读。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可算得上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呢了。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我想,这主要是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1)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典范()倾泻()和谐()
(2) 说说文中两个问句的作用。
(3) 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