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两张吸水纸,在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的情况如下表
(1)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    ,当然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另外的两种环境条件是
                
(2)种子的萌发除了环境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即胚必须是完整的,而且是            
(3)若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的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上表中的                       两个装置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
(4)把萌发的大豆种子种植后,会长成一棵新的大豆植株.发育成大豆植株根的是大豆种子结构中的    .而供给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5)根据上表中记录的情况,你认为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受光照的影响?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探究题
1.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2.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3.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4.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5.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
6.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请分析:
(1)实验1、2、3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种捕食行为是动物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所决定的。
(2)实验4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
这是行为。
(3)实验5说明了蟾蜍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比较。(选填“强”或“弱” )
(4)实验6证明了蟾蜍在实验3、4、5中确实建立起新的行为。

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阳光呢?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个问题,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准备甲、乙两个培养皿,培养皿里放上纱布,洒上适量的水,各放入粒大饱满的大豆种子15粒,将甲、乙两个培养皿都放到室内有光的地方。②定期往甲、乙培养皿中浇适量的清水。③定期观察,认真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请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该同学想要探究的问题是:?根据问题所作出的假设是:。要研究的实验变量是:
(2)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中有对照实验吗?如果有,请指出来;如果没有,请你帮他设计出来。

海洋馆里有一道菜: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它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得癌症。
(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3)步骤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填甲、乙、丙)
(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①观察②调查③分类④实验中,属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是(有几个选几个)。
(5)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某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对鸡自然孵化进行了观察和孵化温度的测定。自然孵化条件和过程如下:
①母鸡体温:42°C;
②母鸡在抱窝(孵卵)时鸡卵温度:不足40°C;
③母鸡下抱(即离开需孵化的卵)时,鸡卵温度低于30°C
④母鸡在抱窝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爪和喙翻一次鸡卵;
⑤母鸡两天下抱一次;
⑥小鸡孵化时间为21天。
下面是该科技小组进行的两组实验:
A组实验:取一定容积的大纸箱,箱内以60w灯泡加热,用手动调温器来控温,模拟自然状态②③④⑤孵化一批小鸡。
B组实验:使用与第一次实验中同样的用具,对另一批鸡卵进行42°C恒温条件孵化。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组实验中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实验用具是什么?
(2)B组实验的作用是
(3)如果先孵化出小鸡的是A组,孵化率高的也是A组,则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4)如果给予合适的外界条件,所有的完好鸡卵都能孵化出小鸡吗?
原因是

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气孔和水分蒸发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盆天竺葵上选择两片大小相似的叶片,分别标记为A、B,在A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B片不涂,然后用两个不漏气的干燥塑料袋分别套在A、B叶片上,并用细线扎紧袋口。将天竺葵放在户外1~2天后观察:

⑴ 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珠出现的将会是袋。
⑵ 在A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的目的是
⑶ 实验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