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测定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各种温度下该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的曲线②。据此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可知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
B.曲线②的各数据点是在对应温度下测得的 |
C.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
D.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
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4%和16% | B.34%和18% |
C.16%和34% | D.32%和18% |
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追踪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去向 |
B.用35S标记蛋白质是由于T2噬菌体化学组成中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 |
C.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获得DNA被标记的T2噬菌体 |
D.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差异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 |
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 B.细胞的形态结构 |
C.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 D.细胞的分裂能力 |
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相关实验中,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选择0.5g/mL的蔗糖溶液 |
B.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
C.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蒸馏水提取色素 |
D.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使染色体着色 |
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
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 | 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 |
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 | 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