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
1969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说:“在经历了一个对抗的时代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促使“谈判时代”到来的因素有
A.美国与苏联争霸失败 | B.西欧、日本的崛起 |
C.美国衰落,失去了领先优势 | D.第三世界对美国的威胁 |
美学家阿恩海姆曾说过:“(它)之所以引起哗然与骚动,并不只是因为它的新奇,而因为它所显示出的扭曲和张力。”作者评论的艺术风格是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现代主义 | D.理性主义 |
1530年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出版了一本名为《男孩的礼貌教育》的小册子,书中作者对日常行为方式和社交生活中的礼仪进行了阐述。小册子广泛欢迎,在出版后6年的时间里再版了30多次。这反映了当时西欧社会
A.宗教生活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 | B.人文主义者追求文雅的生活方式 |
C.资产阶级注重对现世利益的追求 | D.人们用理性精神去探寻社会规律 |
《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
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 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 |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
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杜绝了斯图亚特王朝占有英国王位的野心,也排除了天主教徒继承英国王位的可能性。此时的英国
A.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 B.国王的行政权得到扩大 |
C.首相已经能够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 | D.王位世袭制已废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