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元词,回答文后各题 。
鹧鸪天
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综观全词,“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
(2)词中用了哪几种手法写“心事”?
(3)“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三句在景物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第三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忧”包含了哪些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画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宋亡后,隐居苏州。
这首诗写了菊花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这首诗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颈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的颔联与尾联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的?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习题。
秋 望
(明)高启
霜后芙蓉落远洲,雁行初过客登楼。
荒烟平楚苍茫处,极目江南总是秋。
“雁行初过客登楼”中,“雁”这个意象起到什么作用?
这首诗的结语中“总是秋”三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