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目前,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陆上风能密度分布图。

(1)材料一图中甲地风能密度大于乙地,其原因是

A.甲地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
B.甲地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
C.乙地面对的海域开阔风力强大
D.乙地受山脉阻挡作用风力较小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上图中甲地区建有“萩芦风电场”,该风电场建在山区的山脊或山顶地带(如上右图所示)。
材料四 近些年来,继甲、乙地区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甲所在省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
(2)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甲地风电场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说明材料二图中甲地海岸带(海陆交接地带)除风能外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
(4)说出材料二图中甲区域在两次产业转移中所处角色的不同,并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旅游地理】近些年兴起了多种旅游方式,其中一种为无景点旅游,其特点有自主、自愿、自助、自由。该种旅游在途中不再是“到知名景点一游”,而是“驻扎”到某地,吃吃饭,喝喝荼,随意安排行程,在城市大街小巷或乡郊野外悉心品味民风民俗;不再跟随旅行团人挤人,走马观花地参观门票高涨的景点。
说说无景点旅游兴起的原因及旅游中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湖水非常纯净。8月表层水温最高,约为9~10℃,冬季有88~146天的结冰期。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下图为贝加尔湖流城局部示意图。

(1)简述安加拉河的水文特征。
(2)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制的“空调机”,请你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3)20世纪60年代初,莫斯科政府在贝加尔湖畔建起了巨型造纸厂,但遭到民众的抗议。请从地理视角推断民众抗议的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C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2: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及其自然原因。
(3)由材料2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分别分析其原因。

【环境保护】
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表 (单位:km2)

(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是一个雪灾较多的国家,下图四城市中新潟雪灾最多,但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除雪工作往往较慢,交通阻塞时间长,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1)分析新潟雪灾最多的原因。
(2)当地政府可采取哪些应对雪灾的有效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