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某地“读书活动”宣传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
简明,句子通顺。(80~100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图文、表文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一首题为《春》的诗稿,有三句尚待斟酌,请你补缺,完成全诗的创作。要求:第①处完成后,前三行诗应是一组排比句;第②处和第③处应保持语意连贯,结尾处应有表明诗句语气的标点符号。
不管命运的手如何沉重,
不管皱纹怎样锁着前额,
         
不管你在忍受怎样的
残酷的忧患,但只要你
         
         

逢年过节,人们往往用贺卡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真挚的感情,请根据要求,用优美含蓄的语言写一段话,运用一种修辞。
  写给曾经开导过自己的老师:

把3个备选的句子分别填入方括号(只填序号),使下面这段景物描写语意连贯,画面完整。
  到了德胜桥。[ ],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 ],几只白鹭,静静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北岸上一片绿瓦高阁,清摄政王的府邸,依旧存着天潢贵胄的尊严气象。[ ],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割的绿浪,香柔柔的震荡着诗意。
  就是盲人也可以用嗅觉感到那荷塘的甜美,有眼的由不得要停住脚瞻览一回。
  ①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
  ②西边一湾绿水,缓缓从净业湖向东流来
  ③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

学校拟制作“民俗文化里的牛”的展板。请概括下面资料的主要内容,用“牛以……为……”的句式写一个单句,作为牛被人们赞美的有关因素的文字说明。(不超过30字)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中华文明的形成是在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农业的充分发展离不开对牛耕技术的应用。能挽犁耕地使得原来仅靠人力难以做到的深翻土地、精耕细作成为现实,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难怪有人说,牛耕的发明和推广,在农业史上是划时代的大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里程碑。直到21世纪的今天,用牛耕田的现象还偶有所见。然而牛的用途绝不止于耕田,它拉车运输,有陆地之舟的美称,它的肉和奶是富含营养的优质食品,它的皮可以做船做衣服鞋帽,它的毛可以打绳子擀毡毯,甚至它的粪便也是很不错的燃料。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话。
美国市场学会董事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谈到产品开发的趋势特征时说:
20世纪80年代,产品开发过程的特征是:“准备!瞄准!射击!”——

20世纪90年代,客户研究更加复杂,人们提出了“瞄准!准备!射击!”——先进行市场调研,然后开发产品。
而21世纪的一种假设,那就是“射击!射击!射击!”——根本无暇进行研究,把产品拿来直接去试,去销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