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日的太阳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 极点俯视图,弧AB为 (晨或昏)线。
(2)此图反映的节气为北半球的 ,其依据是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为 。
(3)A、D、E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昼最长的是 。
【地理——旅游地理】
下图中的山地均为“世界遗产”,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五台山是一座享誉世界的佛教名山,有“清凉圣境”的美称,拥有世间罕见的佛教建筑群和大量的造像、雕塑、壁画、经书等,于2009年6月作为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试比较①和⑤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异同点。
(2)简述申遗成功对①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下图Ⅰ所示地区进行长期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不断地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1)通过对上图所示地区西北部某处的研究,发现该处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呈现下图Ⅱ所示的特点,并且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
据上述材料,分析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的原因。
(2)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和地图等资料了解到图Ⅰ中A、B、C所在的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石漠化”现象。石漠化是指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试从地形条件、岩性特征、地质作用、气候条件角度综合表述这些地区易形成“石漠化”的自然原因。
(3)图Ⅲ中的等值线是图Ⅰ中D城市周围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则此等值线最有可能表示( )
A、等高线,单位:米
B、年等太阳辐射量线,单位:焦耳
C、年雾日数等值线,单位:日
D、7月均温等温线,单位:°C
从图Ⅲ等值线的数值特征看,D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形成一个高值区,简述该高值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示意东南沿海局部区域
材料二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材料三大型国企鞍山钢铁公司决定把投资总额30多亿的冷轧钢板生产基地落户海西新兴港口城市——莆田市,建成后将年产100万吨冷轧钢板,年创产值约80亿,并为国家和地方增创税收8—10亿。
(1)说出沿向莆铁路走向(由莆田至向塘)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8分)
(2)说明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6分)
(3)简述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6分)
(4)分析莆田吸引鞍钢冷轧项目落户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近日批准设立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已经批准的九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山西省是目前批准的唯一在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区域。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表和山西省区图。
山西省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表(单位:亿吨)
材料二:2010年山西省煤炭外运销售及价格图。
材料三:产业共生是指通过不同企业或产业间的合作,提高企业或产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产业共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生产单位,共生模式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包括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等。目前山西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共生单元种类单一、共生模式作用有限前后向联系较少、共生环境对经济发展支持不足的问题。
(1)山西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之一,根据材料一简述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二简述山西省2010年段煤炭外运销售状况与上年相比变化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可能原因。
(3)资源型城市犹如我国的“工业粮食生产区”,资源枯竭威胁着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请结合材料三,从产业共生角度寻找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出路。
2011年2月,图示国家政局发生动荡,国内局面混乱不堪,3月19日,法、美、英等西方国家对该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干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国北部沿海地带和南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不同。
(2)我国西北的时令河都为内流河,分析该地时令河成外流河的原因。
(3)甲国农业非常落后,可耕地面积约37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2%,据图分析推断甲国农业主要分布地区及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从气候角度评价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
(4)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地面行军作战将会遇到哪些自然障碍?如果进行空中打击,最担忧的是可能引发什么环境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