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资料,回答问题。

(1)图中甲是           海;丁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山脉)。
(2)黄河丙段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长江干流乙段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3)图中A、B两个框图内都修建有大型水电站。从地势因素看,A、B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共同原因是,两个地区都处在                           地带。
(4)据图分析,位于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最缺乏的自然资源是            
(5)图中①、 ②、 ③三线跨流域调水工程叫                  工程。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2014年首要污染组成比例

材料二: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
材料三:北京PM2.5来源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2014年北京首要污染物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
A.PM10 B.二氧化碳 C.臭氧 D.PM2.5
(2)根据材料二分析,雾霾天气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出门戴防护口罩 B.开窗通风
C.减少户外活动 D.打开空气净化器
(3)据材料三可知,北京PM2.5的最主要来源是
A.外来输送 B.餐饮 C.机动车 D.燃煤
(4)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角度出发,今后北京应着重发展
A.高新技术产业 B.钢铁工业
C.水泥工业 D.煤炭工业
(5)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能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写出一条措施即可)

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
2015年4月初,国务院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围和定位,而之前1月,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已经入围国家城市群。至此我国已经形成了五大城市群。
中国五大城市群分布图

读《中国五大城市群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五大城市群中煤铁石油资源最丰富的是 城市群。(填城市群的名字)(1分)
(2)既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又地处汉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城市是 。(1分)
(3)连接了环渤海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且经过江西省会南昌的铁路干线是 线。(填铁路干线名称)(1分)
(4)暑假中北京的同学们如果要游西湖,听寒山寺的钟声,逛传统庙会,应该前往 城市群(填城市群的名字)旅游。如果他们要看大足石刻,看最正宗的变脸艺术,则需前往 城市群(填城市群的名字)旅游。(2分)

(云南省曲靖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读“东北三省简图”及“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A为 山脉。B是邻国 (朝鲜、俄罗斯),C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2)据右图可知该地区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 (递减、递增),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
(3)该地区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答对一点即可)。
(4)本区在发展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
①资源枯竭②技术落后③污染严重④产业结构单一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广西柳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一节地理课上,老师首先展示了一张图(如左图),并说明这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中国的民族分布
B.中国的地势
C.中国的温度带
D.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

材料二:随后,老师又展出了一张图(如右图).
(2)小明同学通过对两幅图在自主探究,发现这一分布特点产生了两个地理意义:一是有利于 深入我国内地,形成降水;二是造成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是
(3)请你在图中用“☆”符号标注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
(4)通过标注,你会发现这两个水利工程位置的共同特点:都位于某一地理分界线附近,这里 大,水能丰富.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5年6月1日,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游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荆江段倾覆。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曲折东流注入 海。长江因 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
(2)“东方之星”游轮倾覆地点位于 省境内的长江 游河段,这里江宽水深不利于救援工作。
(3)救援期间,该地区正处于 (夏季气候特点)的季节,使得长江 上涨,流量增大。为此,国家对长江干流上目前最大的 水利枢纽进行了三次调度,减少出库流量,为救援创造了有利条件。
(4)浑浊的江水也给救援带来困难,这表明长江 (水文特征)较大,主要是由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带来严重的 (生态问题)所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