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珠江三角洲位置 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工业部门
(1)描述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2)试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国际国内背景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分析原因。
2010年的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上海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读“甲、乙、丙三幅有关上海市的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信息,说明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及其成因:一是效应,其成因是,二是效应,其成因是。
(2)上海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请从乙图中找出其中的两条:一是,二是。
(3)据丙图分析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980年国家在深圳建立特区,深圳市被划分为关内(特区)和关外(非特区,即深圳市的郊区)。关内面积395km2关外面积1553 km2;享有“特区立法权”的关内以发展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关外以发展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据统计,关外每平方公里产值相当于关内的21.2%。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受多种因素制约,比如特区用地已日益紧张;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也给这里较大冲击,一些企业产值下降,甚至倒闭。
(1)试分析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以及关内、关外的划分对深圳市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负面影响。
(2)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接近香港面积的两倍,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进程必将加快,中国第一经济特区——深圳也将进入全新的跨时代发展阶段。特区地域扩人之际,对深圳末来城市和经济的发展请你提出几点建议。
(3)进入雨季时,深圳出现过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试分析其易内涝的原因。
读下列材料和图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面积日益缩小,此前常年冰封的“西北航线”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变成“通航大通道”。(“西北航线”是指船从戴维斯海峡(见图)向北进入北冰洋,而后一路西行,再由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1)说明如果船只由北美到亚洲沿这条航道行驶有何优越性,冬夏季航行中分别会遇到什么困难。
(2)下列河流中,不易发生凌汛的是()
A.圣劳伦斯河 |
B.黄河下游山东段 |
C.松花江 |
D.伏尔加河 |
(3)据图中信息,洋流①、②、③中,属典型风海流的是,其名称是;图中的气温降水柱状图是芝加哥市的气候资料,根据气温、降水的特点,判断其类型是,该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
(4)很多专家认为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试从美国的基本实体方面加以评价。
材料二:美国“锈带”的振兴
底特律、匹兹堡、和芝加哥等大工业城市所在的地区。20世纪中前期,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区.20世纪70年代后,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开始下降,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迅速上升,被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被形象地称为“锈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锈带”开始了艰苦的产业转型。
该地区将分散的工业通过集中在具有优势区位的城市进行生产,提升优势产业竞争能力,如底特律不仅保持了汽车城的地位,而且成了名副其实的汽车城。
关闭或搬迁重污染企业,发展食品加工业等多种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如匹兹堡的钢铁大楼贴上了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招牌,“钢都”转型为教育、医疗、金融、艺术和高新技术研发综合发展的新型都市。
致力于开拓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出口在“锈带”复兴中功不可没。
20世纪90年代后期,“锈带”所在地的各级政府降低财政开支,而用于教育、就业培训、公共福利、公路建设的投入则大幅提高。
(5)从材料中总结出:“锈带”经济的再繁荣,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有哪些可借鉴的措施?
下图为某国农业区域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写出农业带名称,A是 (4) 带,B是 (5) 带,C是 (6) 带,D是 (7) 带。
字母X表示的山地是 (10) 山,字母Y表示的山地是 (11) 山。
字母Z表示的山地是 (12) 山,该山地附近有丰富的 (13) 资源,适合发展 (14) 工业。
下图为某国农业区域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图中国家名称是 ______ ,首都名称是______。
A农业带的农产品,通常会直接运往附近的大城市销售。请写出在A农业带附近的其中一个大城市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
B、C、D农业带,通常会利用____________河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
E农业带是美国著名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区,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