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四分之一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东北地区今春耕地过湿的原因  (   )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雪量比常年多    ②低温持续时间长,土壤解冻慢
③气温低,蒸发弱      ④土壤粉沙性能强,含水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东北地区耕地过湿加重了春涝程度,因为  (   )

A.土壤含水已经接近饱和状态 B.山间多洼地,排水不畅
C.降水过多,地表径流增加 D.多条河流发生凌汛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示意使用GIS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模型构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类自然灾害(X)是()

A.台风 B.塌陷
C.泥石流 D.内涝

该类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其原因不可能包括()

A.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 B.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
C.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 D.城市郊区温差有所下降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问题。回答以下问题。

本地区很早就有“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的说法,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低温冻害 B.干旱
C.洪涝 D.滑坡、泥石流

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图为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

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读甲乙两地海陆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题。

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甲乙两地自然灾害多发,都易遭受寒潮袭击。两地遭受寒潮侵袭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A.大气环流,地形 B.纬度,海陆位置
C.海陆位置,纬度 D.地形,纬度

下图为某地“雪壁公路”(即平原公路两侧为厚厚积雪,公路路面铲雪而形成的陡壁)景观。完成下列各题。

该“雪壁公路”可能为()

A.3月日本海沿海公路 B.1月阿根廷大西洋沿海公路
C.7月大分水岭东侧沿海公路 D.12月中亚“丝绸之路”公路

春季,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A.滑坡灾害 B.洪涝灾害
C.低温冻害 D.沙尘灾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