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水垢溶解 |
Ksp:CaCO3<CaSO4 |
B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SO4溶液,某电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电极为阳极 |
C |
向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
氧化性:Cu2+<Fe3+ |
D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 |
该溶液中含有SO42- |
B |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 |
C |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为黄色 |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 |
D |
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A |
Mg |
FeSO4 |
O2 |
B |
Al2O3 |
HCl |
NaOH |
C |
CO2 |
H2O |
Na2O2 |
D |
NaHCO3 |
Ca(OH)2 |
Na2CO3 |
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Fe3+的氧化性比溴的氧化性强 |
B.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 |
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化合物 |
D.Fe2+被溴氧化成Fe3+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
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B.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有晶体析出 |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D.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溶液又变浑浊 |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铁与Cl2、盐酸均能发生反应,但生成的含铁物质组成不同 |
B.分别加热蒸干并灼烧铁、铝的氯化物溶液,最后得到的物质均为金属氧化物 |
C.等物质的量的Na、Cu、Al与足量氯气反应时,消耗的氯气一样多 |
D.常温下,铁片、铝片与浓硫酸的反应均只能停留在金属的表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