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致远舰)今年10月5日下午,辽宁边防总队丹东支队孤山大队的9名官兵,和参与“致远舰”水下考古的考古队员们一起,为“致远舰”牺牲的北洋水师官兵们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庄重的海祭仪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
材料二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战役?这一年为旧历甲午年,距今多少年?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我们应学习他怎样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 《马关条约》签订后,部分日本人持这样的观点:《马关条约》只是中国签订的众多条约中比较普通的一个,它远不及《南京条约》签订的早,所以不必大惊小怪。
(3)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看图说历史(共12分)
(1)图中人物是谁?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
(3)他的主要教育理念是什么?
(4)他的弟子整理什么一书,记载他的言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 雪》
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1)“秦皇”和“汉武”分别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听取的是谁的建议?
(3)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史书记载:某一水利工程修建后,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请回答:
(1)材料中这一水利工程是什么?
(2)材料中这一水利工程是什么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
(3)材料中所说的“天府”指的是哪个地方?
(4)材料中提到的水利工程现在仍发挥着哪些作用?
材料解析题(共50分)
商鞅从小喜好刑名之学,非常尊崇李悝的法家学说,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他先到魏国,但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他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后,向秦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重用。《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这里提到的变法是什么?开始于哪一年?
(2)商鞅的主张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哪一学派的观点一致?
(3)请写出说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至少两点)。
(4)这次变法对秦国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请回答:
(1)红军长征原因是什么? 长征胜利的标志事件是什么?(4分)
(2)结合这首诗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 (4分)
(3)长征期间召开的什么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此事件给后人留下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称为什么?请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