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这位投票者说:“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为马克思( )
| A.改造空想社会主义 | B.发表《共产党宣言》 |
|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 D.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 |
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一起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应是
| A.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
|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 C.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
| D.北平谈判达成最后修正案 |
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 B.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
| C.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是一首流行于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歌曲,这场革命的结果是
| A.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
| B.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封建军阀 |
| C.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而失败 |
| D.赶走了外来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独立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国民大革命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D.《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