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大、人口多,情况复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赋予地方必要权力,让地方有更多的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发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整个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唯实《中国共产党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三中的主要观点。
(4)综合上述四段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由于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它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桥梁”。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 |
革命(改革)名称 |
废除的旧制度 |
领导人物 |
历史影响 |
美国 |
① |
② |
③ |
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
俄国 |
1861年改革 |
④ |
⑤ |
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
日本 |
⑥ |
幕府统治 |
明治天皇 |
⑦ |
(2)19世纪末,中国进行的改革尤为艰难,仁人志士抛洒热血,却无力回天。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它和上述国家的革命(改革)是一样的,都是什么性质?
(3)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试举出世界近现代史上美国“懂得改变”的史实一例。
某中学九(4)班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8分)
(1)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17-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试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原因。(2分)
②思想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请举出一位伟大的英国科学家或思想家。(1分)
(2)B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39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据所学知识回答:
①材料中的“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那么是谁率领船队成为美洲大陆的首批开辟者?(1分)
②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3分)
论点 |
史实(历史事件各一例) |
争取民族解放 |
|
维护国家统一 |
|
领先科技发展 |
(3)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具备哪些要素?( 1分)
17世纪的一个英国人、18世纪的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进入天堂后回忆自己生前的经历时说:
A:“你们知道吗?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我们这些人被分到了第三等级, 后来还是我们带领第三等级的人们取得了自由。”
B:“你们国家比我们国家好多了,我们国家根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国王说他的权力是神授予的,是代表上帝统治我们的,最后我们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C:“我们比你们幸运一些,没有什么国王,但你们中间一个国家的国王却在我们国家发号施令,不让我们发展经济,还企图镇压我们,结果我们宣布独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个全世界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家。”
请回答:
(1)你知道上面的A、B、C分别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A国颁布的提倡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是什么?该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C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其他两国相比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4)就其影响而言,这三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共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计8分):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是指什么人?
(2)秦皇的最伟大功绩是什么?(2)
(3)材料二中反映的是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你知道是什么措施吗?秦朝为巩固统一又采取哪些措施?
(4)秦皇采取的哪项措施产生了消极影响?
阅读材料后:(计9分)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内容?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
(2)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中最能反映出这次变法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4)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