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朝代歌》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史记·周本记》
材料三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四 如图:《战国形势图》
请回答: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谁?写出商朝末年著名的暴君。
(2)材料二涉及了西周时哪一政治制度?周王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著名的霸主称霸?请再列举一个这一时期著名的霸主
(4)写出材料四图中战国七雄中A、B、C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运用学习主题,可以提高我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再认识。
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2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2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12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他们“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1)材料中“172年前”、“152年前”、“112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
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恶劣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作用?
(3)有人认为中国遭受的巨大的民族耻辱是历史的必然,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4)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
改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强大的内动力,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战国时期,哪一次改革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哪一次少数民族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3)世界近代史上,哪两个国家的改革促使这两个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成为这两个国家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请写出其中一个国家改革的主要内容?
十九世纪中期和后期,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并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请说出你知道的三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及相关的典型事件。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什么?
读材料,回答问题: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1)“八国联军侵满清”的原因是什么?
(2)北京二度被占领”中的二度指的是哪一次战争?“赔巨款”是多少?
辛丑年指的是哪一年?这一年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
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的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