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1年和1851年英国经济结构对照表》

 
1801年
1851年
农林渔业从业人口占总职业人口比重
35.9%
21.7%
制造业、采矿业从业人口占总职业人口比重
29.7%
42.9%
农林渔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32.5%
20.3%
制造、采矿、建筑生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23.4%
34.3%

(1)根据材料一信息,说出从1801年到1851年英国经济结构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导致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有线电视、照相、电影等陆续传入中国,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
(2)根据材料二概况西方科技成果对中国的影响。你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三:

(3)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不利因素?
(4)综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请你说一说做到趋得避害的对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20世纪美国不同阶段的经济状况

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

时间(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1952—1960
8.2
2.8
2.7
7.5
4.8
1961—1970
11.2
4.1
2.8
4.8
5.8

请回答:(1)材料一中阶段①为什么美国经济发展水准明显下降?阶段②经济特点的出现和什么事件有关?该事件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2)请指出材料一中阶段⑥美国经济进入什么时期?阶段④经济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3)在材料二所示历史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如何?结合两则材料,说说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11日在安理会会议上发表讲话,呼吁巴以双方各自采取切实步骤,履行此前所作出的各项承诺,以便重新树立信心和推动和平进程。他说,以色列必须改变在扩建定居点和限制巴勒斯坦人行动自由等方面的现有政策,并且表现出愿意与巴方就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和难民等所有核心问题举行谈判的意愿。巴方也必须通过停止对以色列的火箭弹袭击、打击武器走私行动、实现内部和解和改革安全部门等措施,确保以色列的安全和建立未来的巴勒斯坦国作准备。
材料二:中东地区战略位置重要,近代时期受到欧洲殖民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他们加强对东方殖民地控制的最便捷的纽带。二战后,特别在冷战时期,大国在这里的争霸变本加厉。
请回答:(1)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二战后,亚洲地区也有被人为分裂的地区,留下了冲突根源,请你举1例。
(2)中东地区集中表现了影响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请列举2个因素。冷战时期,美苏在中东地区展开激烈争夺,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美国宣称“人权高于主权”并以维护世界和平为理由,绕开联合国进行针对他国的军事行动,请举一例。请你评述“人权高于主权”这一观点。

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脱脱《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
(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一中的“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这一类货币的产生和发行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
(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宋、元时期,各民族交往密切,有战有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1)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是在北宋、辽之间的哪一次历史事件后出现的?(2分)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脱脱《宋史》
(2)材料二中“岳”指的是谁?要“撼岳家军”的是哪一个政权?最终这一政权与南宋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材料三: “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方孝孺《后正统论》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民族与国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的大理崇圣寺三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三塔建筑风格类似于唐都长安城的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风格。
(1)“南诏”政权是今天哪两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建立的?三塔与小雁塔风格相似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申东城《隋唐史话》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时期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四 “新罗与唐朝一向保持友好关系。……新罗人张保皋、郑年二人都有勇力,在唐禁军中做小军官。……日本大规模吸收汉文化是在唐朝。据史书所载,日本派来中国的遣唐使不下十三次。每次总有留学生、学问僧多人附使船同来中国。……唐与天竺诸国,聘使常有往来,到唐玄宗时次数最多。”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4)从材料四中可以得出唐朝对外交往有何特点?请列举一个唐朝对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