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11日在安理会会议上发表讲话,呼吁巴以双方各自采取切实步骤,履行此前所作出的各项承诺,以便重新树立信心和推动和平进程。他说,以色列必须改变在扩建定居点和限制巴勒斯坦人行动自由等方面的现有政策,并且表现出愿意与巴方就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和难民等所有核心问题举行谈判的意愿。巴方也必须通过停止对以色列的火箭弹袭击、打击武器走私行动、实现内部和解和改革安全部门等措施,确保以色列的安全和建立未来的巴勒斯坦国作准备。
材料二:中东地区战略位置重要,近代时期受到欧洲殖民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他们加强对东方殖民地控制的最便捷的纽带。二战后,特别在冷战时期,大国在这里的争霸变本加厉。
请回答:(1)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二战后,亚洲地区也有被人为分裂的地区,留下了冲突根源,请你举1例。
(2)中东地区集中表现了影响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请列举2个因素。冷战时期,美苏在中东地区展开激烈争夺,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美国宣称“人权高于主权”并以维护世界和平为理由,绕开联合国进行针对他国的军事行动,请举一例。请你评述“人权高于主权”这一观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位记者在上海世博园区采访时,发现许多包含中国文化和元素的外国展馆、展品随处可见。让我们来解答记者的提问:
⑴进入日本馆,首先会看到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一系列反映日中两国源远流长交往历史的展示。鉴真东渡时是唐朝哪位皇帝?唐朝对日本产生怎样的影响?
⑵在印度馆中,中国古代高僧玄奘的挂像展示着中印两国悠久的文化交流史。玄奘西游发生在何时?他根据旅途见闻写成了一部书,这部书名叫什么?
⑶印度尼西亚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竖立3米高的郑和雕像和印度尼西亚传统船只。郑和下西洋是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哪里?你认为印度尼西亚馆今天纪念这段历史的原因是什么?

⑷以上三个展馆反映的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成功盘踞台湾多年,以海涛为巢穴……后因海滨各处奸民商贩,潜为资助……故严立通海之禁。”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根据材料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两则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综合两则材料分析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3)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为什么?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松赞率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旧唐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元朝)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2)元政府在中央设立什么机构,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材料三如图

金奔巴瓶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个朝代与西藏地区的关系?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的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4)依据所学的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到什么结论?

下面是明长城示意图,观察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明长城东起,西至,全长约公里。
(2)识别图A 是关。
(3)秦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明长城与其目的相比有何不同?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北宋词人
(2)这首词是他的代表作《
(3)从这首词可以看出他的词具有的风格是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