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见下图)。

材料三: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四: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2分)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
(4)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2分)
(5)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大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三:清明节在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2014年(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隆重举行……4月3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今天主持2014年遥祭黄帝陵典礼,凸显慎终追远、饮水思源寓意。这是马英九任内第4度主祭。
——摘自人民网
(1)材料一中的华夏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前身?(2分)
(2)材料二“轩辕”指的是谁?依据材料二指出他的贡献有哪些?(6分)
(3)材料二、三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黄帝怎样的情感?

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请回答:
(1)隋唐以来,我国文学和史学成就辉煌,请各举一例说明。
(2)隋唐时期为选拔人才人才,创立了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请列举这四大发明。
(4)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造成落后的原因有哪些?

通过观察、研究流传下来的历史画作,可以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发现历史踪迹,了解一些历史的原貌。右图是一幅历史名画(局部),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河一带。请你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画名和作者。
(2)画中描绘的北宋都城,当时称什么?今天称为什么?
(3)从画中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运输工具有哪些?(答出三种即可)
(4)此画反映了北宋时期社会发展的多方面情况。除反映交通运输工具种类多外,还反映北宋社会发展哪些方面的情况?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它猛烈抨击了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儒家思想从此确立在中国古代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构成。儒家提倡“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步入近代,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出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的主张。
材料二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后,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新文化运动喊出“倒孔”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除了材料一中涉及的,新文化运动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3)材料三的“某革命理论”指什么?它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重要影响?(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乙:“无百年不变之法。”“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二《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
——《公车上书》
材料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甲与乙两派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公车上书》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它有何重要历史影响?
(3)从材料三新法的内容和影响看,改革显然有利于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同时极大触犯了哪一集团,成为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