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经济全球化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对它的分析和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材料二 中国将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为实现亚太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4月24日在哥德堡参观了沃尔沃轿车公司总部。温家宝表示,沃尔沃和吉利的联姻在中瑞两国成为一段佳话……这种合作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不仅是资本的合作,也是技术、管理和市场的合作,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与交流。中国吉利汽车集团在2010年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100%股份。2011年在德国市场满意度调查中,沃尔沃汽车击败本土豪华品牌排名第一。
——新华网记者瑞典哥德堡报道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体现是什么?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的主张是什么?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性经济组织?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吉利和沃尔沃在“联姻”中是如何实现互利共赢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公(周天子)……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史记》
材料二李斯(秦朝丞相)说:西周后期……诸侯竞相厮杀,周天子无法禁止。
材料三下图是秦朝行政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什么制度?此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诸侯竞相厮杀,周天子无法禁止”反映出诸侯和周王室力量分别有何变化?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和材料一相比,哪个时期的制度对中国的影响更大?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重要的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请阅读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管仲为相进行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商君”指谁?指出其改革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此次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3)请你为材料三所示路线拟一个合适的名称。这条路线的开通谁的功劳最大?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在今天这样一个交通四通八达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它还有价值吗?请说出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谁在位时制造的什么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是指的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中的“孔子之术”指的是哪一学派?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秦汉两个朝代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其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主张“民为贵,君为轻”,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主张统治者施仁政;他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材料二:他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他批判贵族的奢侈浪费。
材料三: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当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国家的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代表哪一家学派主张?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与材料一的代表人物有何相同主张?
(3)材料三反映了谁的思想主张?这一主张与材料一中的主张的出发点都是站在哪一阶级的立场上?他们政治上的对立主张体现在什么地方?
认识文化名人,知道他们对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14分)
(1)下边图片中的人物是世界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并名列第一,他是谁?(2分)
(2)你知道这位伟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吗?他所创立的学说体系被后人称为什么学派?(2分)
(3)你知道这位伟人的教育观点吗?(至少两点)(4分) 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一本什么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