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是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和截面折射出时代的印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歌词中的历史印记】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1)这首歌词创作于什么时期?作者是谁?
[报刊中的历史印记]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指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文革"结束后,在思想路线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一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票证中的历史印记]
 
票证A                     票证B
(3)从票证A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B的出现,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片中的历史印记]
 
图1                         图2
(4)请围绕以上两幅图片,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作简要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现代史综合题 世界近代史综合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都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二明治维新领导人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曾说过:“大凡国之贫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特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1)材料一反映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大久保利通怎样的经济思想?明治政府为此采取哪些重要措施?
(3)依据上述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读图回答:

①图中人物是谁?想象一下他正在做什么?
②他一生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③他为什么会受到人民的尊崇?

阅读下列材料: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1858年6月的第一次演讲
请回答:
(1)林肯在讲这段话时,对美国奴隶制的主张是什么?
(2)内战爆发后,林肯总统对美国奴隶制的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中所说“半奴隶和半自由”反映了什么矛盾?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4)林肯对美国历史的重要贡献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回答:
①上述材料出自何文件?该文件颁布时该国正处于哪一重大事件期间?
②该文件颁布于何时?谁颁布的?
③它的颁布有什么作用?

分析与探究
随着奥巴马第二个任期的开始,美国战略转移到亚太地区更为急切。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与展望两国关系对于两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顾一】伤害的举动伤痛的记忆

图1 李鸿章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图2 华盛顿会议
(1)图一反映了美国参与了哪次侵华活动?图二的会议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回顾二】真诚的握手正义的胜利

图3 美国1942年发行“龙鹰握手”首日封图4 美国1942发行纪念中国抗战的邮票
(2)美国发行纪念抗战的首日封和邮票的背景是什么?当时美国总统是谁?他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回顾三】失望的政策失礼的行为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看到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温文尔雅地带着笑意打算和杜勒斯握手,一开始杜勒斯并没有看见周恩来,但待周恩来走近,杜勒斯瞥了一眼旁边的拍摄记者们,很快背过身去,不理会周恩来伸出的手。这件事一直困扰着多年的中美关系。——约翰逊《大权之所在》
(3)试分析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行为,和美国推行的哪一政策有关
【回顾四】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
2012年2月13日下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抵达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习近平在与美国副总统拜登会谈时指出中美关系不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但双方应有充分信心,持之恒心,始终抓住共同利益这一主线,不要让这样那样的矛盾、分歧左右中美关系大局,要携手走出一条大国之间和谐共处、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新型道路。
(4)中美关系逐步正常化开始于哪一事件?左右中美关系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美两国该如何发展两国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