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反思近代以来欧洲的历史,也许会给我们实现“中国梦”带来思考和启迪。
【黑暗与光明】
材料一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1)材料一中“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心在哪个国家?哪位思想家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该国革命中颁布的哪一文件体现了这一精神?(3分)
【强大与衰落】
材料二 欧洲不仅成了世界的银行家,而且已成为世界的工业工场。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到1913年时,虽然美国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47.7%。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我们必须创建一个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重新获得快乐和希望。”
——1946年9月丘吉尔在瑞士的演讲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如何?结合所学,请从政治、科技两个方面回答这一经济地位确立的原因有哪些?(3分)
(3)材料三中为了实现“欧洲合众国”的构想,欧洲国家有什么具体的举措?(1分)
【思考与启迪】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以来欧洲发展的历程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汉末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江南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历史图片(见下图)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江南经济区”形成于什么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农业、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创造了卓越的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材料三:教育部就11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
——《光明日报》“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1)材料一中图A农具出现于我国时期,图B农具的名称是,它们都促进了我国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三种东西”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三项重要的科技发明?
(3)如果由你写这个提案,请列举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理由。

材料一: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材料二: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材料三: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南京在首个国家公祭日鸣响警报1分钟。中国共产党、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材料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存放着这样一段发言:“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2014年也是农历的甲午年,请问材料一中的甲午战争距今(2014)多少年?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八年抗战指的是从哪年至哪年?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来(3)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四回答:国家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二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从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起,至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间,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强迫中国签订过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
(2)写出中日甲午战争后双方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内容
(3)写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廷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
(4)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