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皇帝一个人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和一个人一样,耳边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
请回答:
(1)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政府?为什么说是“悲惨的失败了”?这种“仿制品”在中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这一时期还确立哪些主要政治制度?
(4)请概括说明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三种政治模式本质上的不同。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怎样的一个发展趋势?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1898年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的借款
借款时间
借款对象
借款额(白银)
借款附带条件
1895.7
俄、法
9896.8万余两
1.同意以海关税款为抵押
2.允许俄法参与海关管理
1896.3
英、德
9762.2 万余两
不准改变由英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的现状
1898.2
英、德
1.127 7亿余两
1.以海关关税为担保
2.以内地的税收(厘金)每年五百万两作抵押
3.由外国人控制海关征收

材料二《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在香港发表,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材料三据统计,自1989年至2001年,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7万多家,利用外资金额3 814亿美元。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关键设备42 000项,总金额1 283亿美元。目前,世界著名的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已有约400家在华投资。2002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
——高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大借外债的危害。
(2)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这幅漫画反映了列强侵华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方式?结合材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招商引资”对我国有何影响?
(4)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今天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给我们,这二者有何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企业

时间
类别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甲午战争前
商办
53
4 704
22.4z
官督商办、宦办
19
16 208
77.6%
甲午战争后
商办
63
12 465
70%
官督商办、官办
18
5 345
30%

材料二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三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磨房也因此被迫关闭。
请回答:
(1)材料一不同时期中国近代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外国侵略的加剧,促使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B.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呼声的促进
C.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了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变化
D.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政策的鼓舞
(3)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沦》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
材料二 1890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这一演说被认为是日本“大陆攻策”确立的标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利益线”论对 “大陆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日本出现“脱亚入欧论”和提出“大陆政策”的社会经济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米亚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较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和约。
材料二 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率四艘军舰来到日本,以武力叩关。幕府被迫开国,不久相继和美、英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承认开港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
——岳麓版教科书

培理来航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
(2)俄国、日本两国的改革对本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相同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本)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人跨海而来”指什么事件?“这把烈火”的含意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日本新领导人”是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的?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