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统一进程中的大事,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提出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③香港回归祖国怀抱④“九二共识”的达成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 C.①②④③ | D.②①③④ |
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
| C.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
|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 | B.欧共体 |
| C.北约 | D.华约 |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
| B.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
| C.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
| D.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 B.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
| C.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 D.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
|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