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杜绝了斯图亚特王朝占有英国王位的野心,也排除了天主教徒继承英国王位的可能性。此时的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
B.国王的行政权得到扩大 |
C.首相已经能够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 |
D.王位世袭制已废除 |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是在( )
A.中共一大 |
B.八七会议 |
C.遵义会议 |
D.中共七大 |
毛泽东探索出的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B.农民起义夺取政权 |
C.通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夺权 |
D.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路 |
1927年9月,毛泽东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 )
A.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C.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
D.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
毛泽东离开韶山时,曾抄写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诗以言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毛泽东抄写这首诗表现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 |
B.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到新式学堂学习 |
C.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更多地接触各阶层人民,了解社会 |
D.在离开韶山之前,毛泽东曾接受过近代科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