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
1992年3月至7月,国务院先后决定进一步开放黑河市、绥芬河市、珲春市、满洲里市、伊宁市、博乐市、塔城市、凭祥市、东兴镇、畹町市、瑞丽市、河口县、二连浩特等13个沿边城市。与沿边城市开放相关的条件有
①国家战略②经济发展水平③国际环境④地理位置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中评价20世纪5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任意追求一种理想的结果而导致如此重大的灾难性后果,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
A.农业合作化 | B.反右派斗争 |
C.大跃进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1952年,各种所有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占19.1%,合作社经济占1.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占0.7%,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占71.8%。据此可知中国当时
A.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 | B.社会主义改造已开始 |
C.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 D.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 |
在上海,钢铁、猪鬃、桐油、棉花、生丝等物资在市区移动须经批准;3码(1码=0.9144米)以上的丝绵毛织物、0.5千克以上的糖或盐,由上海外运须经许可;2千克以上的米面、5千克以上的豆类、20个以上的蛋由外地运入上海也须经许可。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1913年张謇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说:“謇对于实业上抱持一种主义,谓为棉铁主义。……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张謇提出“棉铁主义”的目的是
①挽救民族危机②振兴民族产业③建立完整工业体系④抢占国际市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