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
| B.“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
| C.“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
|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
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始皇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 A.灭六国 | B.推行郡县制 |
| C.实行分封制 | D.北击匈奴,修长城 |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
|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
|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
|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 A.一国两制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
1923年12月北京大学二十五周年纪念日曾做过一次民意测验,有一题目是:“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中国?”结果,回答国民革命的有725票,而其他选项的票数不足30票。这里的“国民革命”是指( )
| A.开展工人运动,夺取全国政权 |
| B.反帝反军阀,谋求中国的统一 |
| C.发动工农革命,实行武装割据 |
| D.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
根据图中王小丫的提示,你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
| A.武昌起义 |
| B.秋收起义 |
| C.南昌起义 |
| D.井冈山会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