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精神 |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
D.鼓舞了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
“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
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有历史学家慨叹:“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两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C.发展资本主义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
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以下民国初年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进步性不包括
旧式婚姻情况 |
新式婚姻情况 |
1. 父母之命、煤妁之言 2. 问名(互问庚帖卜之) 3. 会亲(即订婚) 4. 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 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 过妆(送嫁妆) 7. 娶亲 8. 回门 |
1. 自由恋爱 2. 订婚 3. 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 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
A.观念上男女婚姻自主、平等 B.礼仪上由繁琐到相对简单
C.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 D.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减弱
1932年“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落在了荣氏兄弟的头上。荣氏兄弟能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主要得益于
A.政府的经济政策 | B.国内的和平环境 | C.优越的社会制度 | D.提倡国货运动 |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