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并实验】
实验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然后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反应后物质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硫酸的烧杯和镁条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将镁条浸到稀硫酸中,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放出气泡时,将盛有反应后物质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数据见下表:
| 编 号 |
实验一 |
实验二 |
| 反应前/g |
118.4 |
112.6 |
| 反应后/g |
118.4 |
112.4 |
实验三:用细线系住铜棒中点使之平衡,然后在铜棒一端用酒精灯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棒的平衡情况是 。
【分析与讨论】
(1)在这三个实验中,你认为:实验 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
(2)另外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导致这一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只写其中一个实验的原因即可)。
【实验反思】小组成员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两个实验中,找出了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达成了以下共识: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参与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一般应使反应在 中进行。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请举一例说明使用硬水的危害,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硬度。
(2)人们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3)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__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做了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5)“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按要求填空:
⑴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氢分子; 2个钠离子。
⑵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字母),共表示种元素。
⑶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取用液体药品时,标签要朝向手心,目的是;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药品时,视线应与液体保持水平。
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说出两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