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文后各题。
九日登梓州城
杜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从拟人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第三联“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答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本诗一二两句从哪些角度描绘海棠的?请简要分析。
全诗的关键句是哪一句?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南堂苏轼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如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这首诗的尾联含蓄别致,运用了以景作结的手法,请结合此诗分析这种手法的好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思寄子由①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正宫·塞鸿秋
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注:①化用唐代灵沏和尚的诗句:“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

这首元曲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采 莲 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曲二首(其一)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①飐风:在风中颤动②搔头:指簪子③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④芙蓉:即荷花
白居易与(人名)世称“元白”,发起“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两首《采莲曲》都塑造了可爱的采莲少女形象,试分析两诗采莲女形象的差别。
结合诗句简析两首诗塑造形象艺术手法的有何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