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仿照内容和形式再续写一节。
当一颗种子发芽的时候                            
别忘了                                          
你周围的阳光空气和土壤                          
在你成长的路上                                  
学会悄悄将她们珍藏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2岁的张景和是江苏徐州的环卫工人,其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孙女由他和老伴带着。上幼儿园的孙女放学早,他需要边工作边照看孙女。下面的照片是他在工作间隙抱孙女鼻吻的情景,被以“幸福”为题发到网上,引发了热议。请结合照片内容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观点。(80字左右)

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仿写句子。
落花飞絮,让人倍感身世飘零,顿生乡关之思;
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史,本身就是一部与大千万物纠缠不清的历史。

把后面的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文字横线处,使其前后衔接、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第一种境界是崇尚聪明和知识的智慧。
。然而,在智慧与知识、有智慧与有知识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否则就不会有“书呆子”这个称谓了。
①智慧与知识也是联系在一起的
②因此,爱智慧与爱聪明之间是有巨大差别的
③没有知识的储备,不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就难以达到很高的智慧
④“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反映了聪明与智慧之间存在着一条并非所有聪明人都能跨越的鸿沟
⑤智慧总是与天赋的聪明联系在一起的
⑥在一些人心目中,智慧就在于具有高出常人的聪明才智,爱智慧就在于不断培养出自己不断增长的聪明才智

根据下面一段材料,用一个单句给“阙”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字)
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阙就是楼,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已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存留一小部分。

在下面一段话空白处填入合适关联词,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5分
本书为何开篇谈“素材”?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①大师创作②孩子习作,③必须首先面对“材料”,即靠什么“材料”来编织文学。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契诃夫留下的《手记(1892年—1904年)》就是他搞创作的素材库。它收集了大师在创作成熟期随手录下的对生活的瞬间感触、未来作品的腹稿、读书心得④从别人著作中摘录下的精粹。细细品味,我发现,它是一种⑤包含了大师生活的真实,⑥凝聚着大师对现实的感知、理解、想象与情感的心理复合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