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个化学小组的同学测定某Na2CO3固体样品(仅含NaOH杂质)的纯度,他们提出了各自的气体分析法。

(1)第一小组用图I所示装置,仪器A的名称          。把m1 g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实验开始时需检查该装置气密性,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
(2)第二小组用图II装置测定CO2的质量。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是                 
(3)第三小组在第二小组装置的基础上,解决了第二小组装置的问题。所用到的仪器如图III,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                (填写接口字母,图中仪器可重复使用)。实验中取了样品m1 g,称量干燥管质量为m2 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称量干燥管质量为m3 g,则Na2CO3的纯度表达式为              。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草酸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H2C2O4·xH2O。实验室常用其加热分解制取CO气体,反应方程式为:H2C2O4·xH2OCO+CO2+(x+1)H2O。下图为分解草酸晶体,用干燥纯净的CO还原CuO制取Cu,并收集CO的实验装置(略去铁架台、铁夹等支撑加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为加热分解草酸的装置,该装置错误是_____________,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涉及到如下操作:①点燃A处的酒精灯 ②熄灭A处的酒精灯 ③点燃D处的酒精灯 ④熄灭D处的酒精灯。这4步操作由先到后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点燃D处酒精灯前必须要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
(3)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晶体,求x的值。
实验步骤:准确称取1.17g 草酸晶体,配成100mL溶液;取出20.00mL于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足量稀H2SO4;用0.0500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16.00mL。滴定时,所发生的反应为:2MnO4+5H2C2O4+6H+ = 10CO2+2Mn2++8H2O。
①配制草酸溶液除需要玻璃棒、烧杯,还一定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
②x=________。
(4)为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甲乙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试管
0.01mol/L KMnO4
0.1mol/L H2C2O4
0.1mol/L H2SO4
MnSO4固体

4 mL
x mL
1 mL


y mL
2mL
1 mL

则x=_______,y=________。能够得出催化剂对该反应有影响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Cl O 2 C l 2 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1)仪器 D 的名称是。安装 F 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
(2)打开 B 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 2NaCl O 3 + 4HCl = 2Cl O 2 ↑+ C l 2 ↑+ 2NaCl + 2 H 2 O
为使 Cl O 2 D 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填"快"或"慢")。
(3)关闭 B 的活塞, Cl O 2 D 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 NaCl O 2 ,此时 F 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 C 的作用是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 NaCl 并释放出 Cl O 2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 Cl O 2 释放实验中,打开 E 的活塞, D 中发生反应,则装置 F 的作用是
(5)已吸收 Cl O 2 气体的稳定剂Ⅰ和稳定剂Ⅱ,加酸后释放 Cl O 2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原因是

(15分)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一)碘含量的测定

取0.0100 mol·Lˉ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100.00 mL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测得的电动势(E) 反映溶液中c(Iˉ)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

V(AgNO3)/mL
15.00
19.00
19.80
19.98
20.00
20.02
21.00
23.00
25.00
E/mV
-225
-200
-150
-100
50.0
175
275
300
325

实验(二)碘的制取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请回答:
(1)实验(一)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 ,仪器B
(2)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

②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 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 %。
(3)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④实验(二)中操作Z的名称是
(4)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

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 M g 2 B 2 O 5 · H 2 O F e 3 O 4 ,还有少量 F e 2 O 3 F e O C a O A l 2 O 3 S i O 2 等)为原料制备硼酸( H 3 B O 3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3829eb72b1294759c769ce3e1fdd9eab.png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M g 2 B 2 O 5 · H 2 O 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条)。
(2)利用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3)"净化除杂"需先加 H 2 O 2 溶液,作用是。然后再调节溶液的 P H 约为5,目的是
(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填名称)。
(5)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 N a B H 4 ),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
(6)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

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 K 1 =5.4×10-2 K 2 =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 H 2 C 2 O 4 · 2 H 2 O )无色,熔点为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 C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装置 B 的主要作用是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 C O ,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 A B 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A B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 C O 的现象是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②草酸为二元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