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碰撞是指( )
A.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 |
B.反应物活化分子间的碰撞 |
C.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
D.反应物活化分子间有合适取向的碰撞 |
可逆反应:A+B C,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ΔH、ΔS的判断正确的是
A.ΔH>0、ΔS>0 | B.ΔH<0、ΔS<0 |
C.ΔH<0、ΔS>0 | D.ΔH>0、ΔS<0 |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B.催化剂能降低正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降低逆反应的活化能 |
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历程 |
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O2 =2CO2 +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池的负极,乙醇被还原 |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 + O2 + 4e-= H2O |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12mol质子 |
某温度下,H2(g) + CO2(g) H2O(g) + CO(g)的平衡常数K = 9/4,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CO2,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起始浓度 |
甲 |
乙 |
丙 |
c(H2)/mol.L-1 |
0.010 |
0.020 |
0.020 |
c(CO2)/mol.L-1 |
0.010 |
0.010 |
0.020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平衡常数也随之变大
B.平衡时,甲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08 mol/L
D.反应开始时,三个容器中,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如图甲为锌铜原电池装置,乙为电解熔融氯化钠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SO42-向铜极移动 |
B.乙装置中B是氯气出口,A是钠出口 |
C.乙装置中铁极为阳极,石墨为阴极 |
D.甲装置中的反应是自发反应,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乙装置中的反应是非自发反应,有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