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案例·做学习管理者】
小明刚上初中时,感到学习很吃力。他就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看到别人背,他也背,看到别人写,他也写,但效果不好。后来他对自己的情况作了分析,开始尝试新的学习方法。一个学期下来,小明各科成绩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1)请你概括小明前后学习发生了哪些变化?
(2)小明的事例启示我们应如何做学习的管理者?
材料一:2014年10月17日,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我国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他在首个“扶贫日”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党全社会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材料二:2015年1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1)阅读材料一之后,有同学认为:党和国家只要做好扶贫工作就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们学习了以上两则材料后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我们要坚决拥护党的正确领导。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呢?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问:人民与公民有何联系和区别?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说的是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可见古人非常重视讲诚信。我们青少年应当树立诚信意识,诚信做人到永远。
问:我们做诚信的人,应当遵守哪些诚信守则呢?
一位来华不久的意大利学生,看到她的中国同学穿得很漂亮,连连称赞。中国同学说:“哪里,哪里,随便穿穿。”这种回答令意大利同学很纳闷:“衣服明明很漂亮,为什么不说好呢?中国同学是不是比较虚伪?”导致这种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文化差异。
问: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老师既是我们的师长,又是我们的友伴,我们与老师的交往成为学校生活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与老师进行交往沟通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问:我们应如何与老师进行交往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