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八年级学生小林看到身边的同学在用智能手机,就向妈妈提出要购买智能手机的要求,妈妈没有同意,小林认为,妈妈的思想太落伍了。生活中,被手机“绑架”的现象越来越多:佳节团聚,长辈们嘘寒问暖、张罗饭菜,儿孙们却不理不睬、不管不问,都在低头玩手机;课堂上,老师热情洋溢,传道、授业、解惑,有的学生却低头沉醉在手机游戏中,老师前来制止,他们竟理直气“撞”……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成为一道无奈的“风景”。
材料二: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不服气:“您不应该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谴责我!”柏拉图回答说:“如果养成了习惯,就不是件小事了。”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就会终生受益;反之,则会终生受害。
(1)低头族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容易引发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如何改掉“低头族”的不良习惯,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平时自己和同学们身上还有那些不良习惯?(至少2个)选择其中最有体会的一条说说自己的打算。
(3)中学生应该养成哪些好的习惯?(至少2个)针对怎样才能养成好习惯谈谈你的建议?(至少2个)
(1)半个学期的初中生活,你一定体验到了,其中的丰富多彩,请用一个词来描绘,形容一下你的初中生活,并列举一个事例,
(2)亮亮同学用一个“酸溜溜”形容了自己保持一种生活。小学时,他是班里乃至全校的“明星”,无论班级管理能力还是文艺特长,都被大家认可。进入初中后,他没有被任命为班干部,于是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心里很不是滋味,每天闷闷不乐,独来独往。看着其他同学下课后热热闹闹地玩在一起、说在一起,他心里也酸溜溜的……
要想改变心里的这种“酸”,亮亮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根据苏州市政府颁布的《苏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从2014年元旦起,如果在未来2天内持续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可能出现大气重污染的情况或已经出现大气重污染时,苏州将启动苏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二级预警时,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活动,一级预警时,建议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材料二:2014年12月初,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面积灰霾。据《姑苏晚报》报道,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机动车尾气排放;北方冬季燃煤采暖造成的空气质量恶化。
(1)阅读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苏州市政府颁布的应急预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2)阅读材料二回答:面对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严重警告,从生命只有一次角度谈谈人类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3)针对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有人说,只要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督,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结合20课《法律护我成长》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材料一:小明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进入七年级下学期后,他因病耽误了学习,成绩退步很快,这让小明觉得很难过,于是在校时他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回家后也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材料二:小丽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较好,由于家庭原因她休学了一年,当她再踏进教室后,感觉学习明显很吃力,成绩也下降很多。但她不气馁,平时上课更认真听讲了,遇到不会的题目就请教同学和老师,经过不懈努力,小丽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1)结合材料,运用“消除烦恼悦纳自己”的知识,说说小明出现了什么心理问题?这一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什么影响?
(2)请结合“多彩的情绪”相关知识,联系两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并说说从小丽身上能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把它藏在心里,不愿与他人交流,当自己无法解决时,就采用极端的方法,甚至轻身。
材料二:四川省北川县民族中学九年级学生李剑波表示:“经过了这次地震灾害,我真正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和重要,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1)从热爱生活的角度看,材料一中的那些学生应该明白哪些道理
(2)阅读材料二谈谈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波及西藏聂拉木、吉隆等县,近30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第一时间,西藏军区某团闻令而动,紧急抢救受灾群众并帮助群众转移家当;民政部紧急调拨物资运送西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些志愿者迅速集结组成志愿队,前往西藏赈灾。
(1)我国在西藏地区实行什么民族政策?
(2)某团闻令而动是为了保障受灾群众的哪两项权利?
(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
(4)救灾者在震区应怎样同当地的藏族群众相处?
(5)为震区的人们写一句鼓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