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5日,首届“互联网+”与新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互联网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也倍受关注。 2014年“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关指标对比表
经济指标 |
“互联网+”产业 |
传统产业 |
利润率(%) |
10.11 |
5.95 |
创税增长率(%) |
11.7 |
3.2 |
创新贡献率(%) |
39.07 |
8.03 |
带动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 |
30 |
5 |
吸收就业增长率(%) |
14 |
6 |
注:据统计,“互联网+”产业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互联网+”产业的意义。
2015年是“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齐头并进的开山之年。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
材料一:四川经济发展情况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尚未完全扭转,建立政府财政投入持续性机制、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尚需付出更大努力。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是2015年国家卫生计委工作的重点,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其重点任务之一,要加快制订和落实《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改革范围将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县(市)。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指出,现在随着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公立医院要把更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办医的政策障碍逐步被破除,公立医院让出的高端医疗服务市场有望被民营、外资医疗机构占据。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意义。
材料三:2013年3月,32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交了《关于终止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规定或者条例的议案》。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201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在立法中明确了税收法定原则。根据税收法定原则,明确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该修正案草案将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确立税收法定原则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在经济新常态下,某省立足“一带一路”大背景寻找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一、力推企业与互联网合作,让“互联网+”助推企业良性发展。第二、为避免市场恶性竞争,推动本省A、B两家相同产业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合并;第三、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分配,对不合理的高收入进行调整;第四、取消各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全面实行零门槛、零首付、零审查、零收费的工商登记制度;第五、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领域投资,取消对竞争性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
(1)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寻找区域发展内生动力的经济学依据。
(2)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说明如何处理好“谋势”与“谋子”的关系以促进经济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新形势给中国内政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对外主动争取,积极作为;对内推进改革,提高治国理政水平。
材料一: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整体布局全面展开,从提出亚洲安全观、亚太梦到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发展基金、发展中澳中韩自贸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为亚洲和区域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机遇”,为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发挥了中国作用,担当了大国责任。
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古代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德治思想、“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法治思想、“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忧为本”的民生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文明思想,等等,为提高我国的治国理政水平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如何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为提高我国治国理政水平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的认识。
(3)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阐释传统思想对我国治国理政理念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粤语是发源于北方的中原雅言(汉族母语)而于秦汉时期传播至两广地区与当地古越语相融合产生的一种语言,同时也是在香港、澳门占有主导地位的方言。改革开放后,粤语呈强势发展之态,其原因有:粤语有独特的书面表达体系;香港文化的强势进入广东;国家的特殊媒体政策支持;市民和媒体的大力支持。但今天上述因素都在弱化,粤语急需保护。
材料二:警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乱象:少数地方政府决策时 “乱作为”,在经济驱使和利益诱惑下,无视百姓意见,无视法律法规和文化发展之道,闭门造车;对有些破坏文化遗产行为,处罚时缺少法律依据,司法不力,民众法律意识缺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保护粤语。(12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从依法治国的角度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广东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163.97亿元,比上年增长8.5%。三大产业具体发展情况如下:
比上年增长 |
对GDP贡献率 |
|
第一产业 |
2.5% |
1.3% |
第二产业 |
7.7% |
45.4% |
第三产业 |
9.9% |
53.3% |
材料二:2014年5月4日, 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拓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和范围。各级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应优先支持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新兴行业。建立健全服务业企业信用信息规范采集、查询和征信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材料三:2014年8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参与审议的委员表示,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给很多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如何为“一老一幼一残 ”提供服务,确实差距太大。建议国家发改委在启动“十三五”规划制定时,应思考如何使生活性服务业真正得到发展,以便同时达到保增长、优机构、促就业、惠民生这四个目标。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财政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广东省政府促进服务业投资发展意见的理论依据。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观概括委员们的审议结果。并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我国生活性服务业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