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李克强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要鼓励基层大胆试验,营造浓郁的改革氛围,要集思广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基层呼声,让群众参与改革方案设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想、敢试、敢闯,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破解发展难题。
材料二: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推进改革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我国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年火红的7月,大学毕业生一批批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然而就业难的问题成为最现实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最终通过自主择业走上了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同时也有很多毕业生怀揣梦想,激情创业。 “100人创业,95人死掉或受伤,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却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对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的进取精神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忽略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好高鹜远,眼高手低;或者一味地抛弃过去人们创业中的经验,盲目求新、求异;或者一味地信赖于人们过去的经验走不出传统的圈子,因而出现创业不创新,创业难成功的局面。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从唯物论及创新观的角度谈谈大学生创业成功需要注意的问题。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12分】

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均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 “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13分】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观点的?【13分】

材料一 有专家称,“19世纪是发展经济的世纪,20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1世纪是文化建设新时代的世纪。”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已成为衡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钟灵毓秀的江苏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目前江苏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领跑全国的状况还很不相称。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建设“法治江苏”、“平安江苏”、“诚信江苏”、“绿色江苏”,把“文化江苏”建设作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设“文化江苏”应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