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三 伏尔泰推崇中国的儒家学说,对孔子推崇有加。……他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
——《重读伏尔泰》
材料四 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什么运动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
(2)材料二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这一观点?(举两例即可)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伏尔泰“借中国文化”的目的是什么?他所推崇的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革命是什么?在它和法国革命的共同作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扩展有哪些大事?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根据图1、图2 ,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3)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北京,你是否会加入五四运动的队伍之中?请用一、二句话说明理由。
(4)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何时何地?
(5)五四运动过去的九十年来,“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你谈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缴纳给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多万人,繁重的傜役,迫使成千上万的人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材料三:秦朝的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死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居都要受到牵连。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的处治。
材料四: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六合”指的是哪六国?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3)材料四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是为什么?此人后来有什么壮举?
(4)材料二、三与材料四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5)对于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的评价如何?(友情提醒:从功过两方面回答。)
材料一: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
(2)商鞅当时在哪国变法,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
请回答:(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2)指出材料三中孔子的主要观点。
(3)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2)这一作品是谁作的?他生活在哪一时期的哪一个国家?
(3)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我们今天的哪些民俗是为了纪念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