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①。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②。
注:①翻:通“反”。②晓钟:报晓的钟声。
(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琵琶起舞换新声”与下文的“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从写法上看,“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河阳,地名,唐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 诗人在首联和尾联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清人沈德潜评论这首诗的颈联时说 “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
‘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小题。
白梅
王冕(元)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官舍竹①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怀?(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