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样方法常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需随机取样 |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定要采用标志重捕法 |
C.样方法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
D.标志重捕法将标记的动物放回原环境后不能立即进行重捕 |
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中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到下图。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三种酶中,木瓜蛋白酶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 |
B.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
C.酶通常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最适的pH范围可能很窄,也可能较宽 |
D.若要探究酶的专一性,可选用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KI-I2溶液实验 |
下图为干旱对玉米叶片内生长素和脱落酸浓度的影响情况,据图分析错误是
A.干旱处理下在第4天之前叶片中的生长素浓度比脱落酸的高 |
B.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 |
C.随着实验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大致呈逐渐减小趋势 |
D.脱落酸浓度增大可能有利于叶片适应干旱环境 |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突触的前膜面积一般比后膜发达 |
B.神经元内的K+内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 |
C.完成反射的反射弧至少要由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构成 |
D.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 |
B.少量个体迁入某种群参与交配繁殖,不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 |
C.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畸变但是不遗传给后代,此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
D.若某大种群经历环境巨变后只有少数个体存活,当恢复到原规模时,基因频率不变 |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源染色体在分裂前期形成四分体 |
B.基因在S期复制并在G2期开始表达 |
C.纺锤体的缺失将影响分裂后期着丝粒的分裂 |
D.分裂期的某些细胞可用于染色体核型的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