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30°16′N,120°09′E)工作的王先生,于春分日早晨7:50(北京时间)走进单位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据此,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王先生最有可能走进单位大楼哪个大门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王先生所走进的大门结束阳光直接照射时间约为 ( )
A.12:00 | B.14:00 | C.16:00 | D.18:00 |
下表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题。
城镇人数(万人) |
城镇人口比重(%) |
|||||
2000年 |
2010年 |
年增长率(%) |
2000年 |
2010年 |
增长百分点 |
|
苏南地区 |
1467 |
2288 |
4.54 |
59.6 |
70.3 |
10.7 |
苏中地区 |
636 |
917 |
3.73 |
37.7 |
56.0 |
18.3 |
苏北地区 |
983 |
1533 |
4.54 |
31.2 |
51.5 |
20.3 |
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
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 | B.生物多样性增加 | C.热岛效应增强 | D.土壤肥力提高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题。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
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
下图为“1980年以来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交通 | C.矿产资源 | D.地域文化 |
为合理规划功能区,该城市工业区宜选址在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题。我国人口状况是
A.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
B.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
C.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 |
D.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 |
目前,我国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 | 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 |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 |
2011年11月29日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右图为“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题。流经①②③海域的洋流类型依次是
A.暖流、寒流、寒流 | B.暖流、寒流、暖流 |
C.暖流、暖流、寒流 | D.寒流、暖流、暖流 |
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景观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 B.热量 |
C.地形 | D.洋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