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老有所养”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古话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电视剧《老有所依》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关注和热评。晓涛一家就此发表看法。
注: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家,由社区等为他们提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是指在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应如何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瑕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材料二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系统阐释了对“中国梦”的认识,习主席提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亿万中国人共同的中国梦。“中国梦”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穿越了中国近现代史,承载着亿万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梦想和寄托,是凝心聚力的复兴之梦、是富国强民的人民的梦。中国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壮歌。
(1)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一谈对“中国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壮歌”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我国GDP和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材料二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4亿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电子商务整体市场的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销量增幅都超过了25%。信息消费正在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和热点,信息消费正成为一种增长潜力大、影响范围广、拉动作用久的新型消费形式。
材料三 2013年7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在广泛听取有关信息专家和不同领域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制定了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共享,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工程”建设。
(1)材料一中图1与图2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培育和发展信息消费的经济生活依据。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履行职能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的?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成功实施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材料二探月工程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息息相关。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很大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我国探月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也会对经济发展发挥牵引和推动作用。目前中国每年在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达到上百亿元,据专家粗略估算,对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对整个社会产生8至14元的带动效益。同时,探月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载体。
(1)根据材料一,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他们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
(2)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带给我们的启迪。
(3)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实施探月工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也是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早的地区。
材料二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材料三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政府购买服务在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欧美。在中国,早在90年代中期,深圳即已从城市环境卫生领域开始尝试,慢慢发展到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理论依据。
(3)运用《政治生活》关于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GDP(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
|
总量 |
519322 |
24565 |
7917 |
比上年增幅 |
7.8% |
9.6% |
10.75% |
注:①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
②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材料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