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肯定增加了营养供应 |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崩溃 |
D.图④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点表明捕捞过度 |
某种蝴蝶紫翅(Y)对黄翅(y)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 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YyGg×Yygg |
B.F1紫翅绿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相应性状之比是15:5:3:1 |
C.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 |
D.F1紫翅绿眼个体与黄翅白眼个体交配,则后代相应的性状之比是4:2:1:1 |
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A.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
C.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
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 |
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表:
黑蚁黄茧 |
黑蚁白茧 |
淡赤蚁黄茧 |
淡赤蚁白茧 |
|
组合一 |
9 |
3 |
3 |
1 |
组合二 |
0 |
1 |
0 |
1 |
组合三 |
3 |
0 |
1 |
0 |
下列对各种组合的判断错误的是
A.组合一中两亲本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
B.组合三中两亲本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AaBB
C.若组合一和组合三亲本杂交,所有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与组合三的相同
D.组合二亲本一定是Aabb×aabb
小麦有芒对无芒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有芒小麦与无芒小麦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F2中有芒小麦随机交配,产生的F3中纯合子占总数的比例为
A.1/2 | B.2/3 | C.4/9 | D.5/9 |
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下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