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
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
C.ATP中存在2个高能磷酸键 ,在一定条件下均可释放其中的能量 |
D.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
组成大熊猫和大肠杆菌细胞的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依次是()
A.C和O | B.C和H | C.O和C | D.H和O |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 | B.个体 | C.种群 | D.生物圈 |
用燕麦幼苗做如下两个实验:①组实验如甲图: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B紧贴在C切面上,数小时后如甲图所示处理。②组实验如乙图,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天后.胚芽鞘D的生长向左,因右侧生长素多,向下运输多,右侧生长快
B.两天后,胚根E的生长向右,因B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
C.两天后,胚芽鞘G直立生长,因为X,Y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
D.两天后,胚根G的生长向左,因Y侧生长素浓度低.根的生长慢
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
C.![]() |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计数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来自无机环境 |
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 |
C.动物通过嗅觉发现天敌属于行为信息 |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