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消暑解渴,深受百姓喜爱,其中果皮深绿(G)对浅绿(g)为显性,大子(B)对小子(b)为显性,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三对基因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列几种育种方法的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注:甲为深绿皮黄瓤小子,乙为浅绿皮红瓤大子,且甲、乙都能稳定遗传。
(1)②过程常用的试剂2作用和目的是____________;
通过③过程得到无子西瓜B与通过①过程获得无子西瓜A,从产生变异的来源来看,其区别是_______。
(2)通过⑧过程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中拥有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_。
(3)若将四倍体西瓜(gggg)和二倍体西瓜(GG)间行种植,结果发现四倍体西瓜植株上所结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中既有四倍体又有三倍体。那么,能否从这些植株所结西瓜的果皮颜色直接判断出这些植株是四倍体还是三倍体呢?请作简要说明。
(9分)2008 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的冻雨和暴雪灾害,在寒冷的环境中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积极投身抗灾抢险,有些战士连续几个昼夜奋战在抗灾一线。请根据人体新陈代谢及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战士们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机体通过代谢活动增强,皮肤血管___________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体温之所以保持相对恒定是机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过程相对平衡的结果。
(2)一些战士在抢险中不能及时补充到食物,如图为他们处于饥饿状态时血液中两种物质的变化曲线,其中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直接依赖于___________分解。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水分也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则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___________,通过排尿量的变化调节机体水分的平衡。
(3)为尽快消除冰雪恢复交通,战士们进行了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骨骼肌细胞在供氧不足时会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 (缓冲物质)发生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①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能否生长?。
② 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
为什么?。
③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度?。
④ 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至少写出两条)。
桃果有毛(A)对无毛(a)为完全显性,果肉软(B)对硬(b)为完全显性。将基因型分别为AA、Aa的两植物体细胞杂交并培养得到基因型为AAAa的植物体,待成熟开花后,对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的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细胞杂交首先要用酶解法去除以获得;在植物组织培养的____阶段需要光处理,其原因是。
(2)用基因型为AAAa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得到的全部植株能否稳定遗传 (能、不能),原因是。
(3)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基因型有种。
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汶川和玉树大地震给我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但也显示出中国人民的巨大凝聚力。在天气多变、缺水少食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和受困人员的坚强意志令人感动。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神经系统中,是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在受困人员长期没有饮水的情况下,感觉口渴,体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到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垂体,使其释放,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为肾,通过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