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去年广东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163.9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第二产业增长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4;第三产业增长9.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3.3%。三次产业结构为4.9:47.3:47.8。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2014年5月4日, 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拓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和范围。各级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应优先支持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新兴行业。建立健全服务业企业信用信息规范采集、查询和征信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财政的知识和市场经济基本原理,说明广东省政府促进服务业投资发展意见的理论依据。
材料三: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我们面临更多挑战。国家质检总局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有35.2%的出口企业遭受外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导致我国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685亿美元。2014年这一数据上升到730亿美元。据统计,我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全球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3)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应如何处理对外贸易中所遇到的问题?
2007年—2012年我国网上购物的整体市场规模和年增长率
图2:
注: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针对电子商务的法律。
材料二:2013年3月8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政府部门将采取措施规范引导网购市场发展,既要发挥政府在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的作用,又要尊重市场的主导作用,加强企业自律,发挥第三方组织对网购经营商的监管和信誉评价功能,净化行业环境,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1)指出图1、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市场秩序”的有关知识,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和网购平台运营商以及物流公司的角度看,应该怎样促进我国网购市场的健康发展?
央企是国企的主力军。加大央企红利上缴比例,不仅有利于形成倒逼机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而且有利于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成为当前我国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一环。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央企上缴红利的具体比例及使用情况(截止2013年底)
央企上缴红利具体比例 |
上缴红利的使用情况 |
|||
军工科研类央企 |
5% |
用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企业重组。 |
用于灾后重建、应对金融危机和解决国企历史遗留问题等。 |
用于公共财政和补充社保基金的总金额,近五年仅占同期所有央企利润总额的0.40%。 |
一般竞争类央企 |
10% |
|||
资源类央企 |
15% |
|||
烟草总公司 |
20% |
注:按国际惯例,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比例为税后可分配利润30%到40%间,国有资本向国家上缴盈利普遍高于这个水平。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处理央企自身发展与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在元代,学者郭居敬就将24个孝子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一书,其中的很多故事流传至今,感动了无数人。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等部门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为标准。新“24孝”标准,是相对于旧“24孝”而言的,虽然有新旧之别,但“新孝”并不是对“旧孝”的完全否定,而是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在弘扬中有所发展。虽然孝道的核心内容没有变,但在孝的内容和形式上,“新孝”相对于“旧孝”,无疑是一种发展与进步。新“24孝”标准最大的进步和亮点,就在于它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紧贴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要,充满了时代气息。如“新孝”中“教父母学会上网” “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等,就生动地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而“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则体现了观念上的一种突破,以及对父母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怀。
(1)运用辩证否定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旧“24孝”的关系。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新“24孝”的创新是如何实现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文化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以高水 平的“美丽”文化产品促进文化市场的规范化,
不断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把文化的传承 与保护寄予每个自觉的个体,真正带来文化的多元和丰富生态,让中华文化的魅力淀放“美丽中国”。
(1)结合材料,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为我国政府如何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8日,党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设法治政府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政府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为了切实提高市政府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水平,浙江省A市政府取消、下放、委托一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63项。
材料二: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好地深入群众,浙江省建德市寿昌镇开展了“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并被概括为“寿昌经验”,同时也被浙江省委省政府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具体见下图)。
材料三: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2014年第一季度,浙江省有390家企业存在超标排放情况。纺织业超标企业为占91.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次之。企业污染超过60%,生活污染约占20%。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重大战略决策,各级政府按照“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的要求,投入人力物力展开了“五水共治”攻坚战。企业家、学者、居民、志愿者纷纷献计献策并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
(1)结合材料一,从“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市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的有关知识,分析寿昌镇政府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所体现的道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的有关知识,分析各级政府、企业、个人应如何助推“五水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