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小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钢球/木块)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2)实验是通过观察 ,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得出结论的.
(3)若水平面光滑,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 ,理由是: .
瑞瑞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断开 .
(2)瑞瑞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测出了L1两端电压.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为节省时间,他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
点上.则他 不能 (能/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电压表指针会反向偏转 .
(3)方法改进后,所测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在测量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等于 (等于/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ab/V |
Ubc/V |
Uac/V |
2.4 |
1.4 |
3.75 |
(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
(5)瑞瑞同学在实验时还发现闭合开关后灯L2较亮,灯L1较暗,他认为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过L2、L1,电流逐渐变小,所以L2较亮”.请你利用图中的L1、L2、电源、开关、导线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电路,探究说明瑞瑞的说法是否正确.
某同学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横截面积的关系”,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实验中,根据 判断接入M、N两点间电阻的大小,选用的电阻丝是 .
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时选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单位时间内 .
(2)实验中记录下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并描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b物质是 ,分析图象还判断出 (水/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
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弹簧压缩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别比较木块 ,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 的(选“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