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 .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关系.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填“点燃”、“未点燃”)的同样大小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A”或“B”)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5)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
同学们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关系”的实验时,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1)请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实验中有同学接通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因此他们尝试用一节干电池和导线测试小灯泡是否坏了。下面做法中错误的是()
(3)当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所示,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读出A1 、A2的示数分别为0.5A和0.2A,则流过L1灯泡的电流为A。
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物距用u表示,焦距用f表示)。当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 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f(选填“ > ”、“ = ”或“ < ”)。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沸点为℃,说明此时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C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针对“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斜面的机械效率有怎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某同学利用同一木板,搭成不同倾角的斜面,将同一小车沿斜面匀速拉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 实验 次数 |
斜面倾 斜程度 |
小车重 G/N |
小车上升 高度h/m |
沿斜面 拉力F/N |
小车移动 距离S/m |
有用功 W/J |
总功W/J |
机械 效率η |
| 1 |
较缓 |
4.0 |
0.2 |
0.9 |
1.2 |
0.8 |
1.08 |
74% |
| 2 |
较陡 |
4.0 |
0.3 |
1.2 |
1.2 |
1.2 |
1.44 |
83% |
| 3 |
最陡 |
4.0 |
0.4 |
1.5 |
1.2 |
1.6 |
(1)请你将该同学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4)如果该同学还要进一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小车移动的距离、和 不变。
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1)班的男同学要举行爬楼梯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并且要测出某同学爬楼梯的功率。
(1)已测出了该同学的质量m,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是:;
(2)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由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爬楼梯的功率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