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阻值为10Ω左右,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

(1)请你帮他把电路连接完整.
(2)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选填“最左”或“最右”)端.
(3)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 A,电阻为 Ω.
(4)在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进一步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是因为导体的电阻随 的变化而变化.
(8分)用图甲所示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图甲所示烧瓶中水的温度为℃。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这时一组同学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另一组同学在烧瓶口上放置一乒乓球,继续加热,发现乒乓球被顶起,在此过程中水蒸气的能转化为乒乓球的机械能。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 实验次数 |
物距u/cm |
像距v/cm |
|
| 1 |
30 |
15 |
|
| 2 |
20 |
20 |
|
| 3 |
15 |
30 |
|
| 4 |
5 |
/ |
|
(1)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
(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透镜,将光屏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3)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
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
(2)如图b所示,调节平衡后,左侧挂上钩码,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出)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便于测量力臂,应使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
(3)操作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你认为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写出一条即可)
(4)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物理学中,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B(单位是T)表示,B越大,磁场越强调B=0,表示没有磁场。如图电阻的大小随磁场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则这种电阻叫磁敏电阻。
(1)图甲是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出的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像。根据此图像分析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选填“增大”或“减小”)。
(2)小明同学将该磁敏电阻R放在磁场外(磁感应强度B=0),接入图乙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流过磁敏电阻R的电流为mA,此时磁敏电阻R两端电压表为V。
(3)只要在图乙中再连入一个电压表,就可测量磁敏电阻的阻值,利用图甲,可知道相应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在答题卡第27题图上将电压表连入电路。
(4)小明同学正确接线后,将磁敏电阻R置于磁场中的A点,然后接通电路,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7V和20mA,则A事业的磁感应强度B=T。改变磁敏电阻R在A处放置的方向,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则表明该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方向(选填“有关”或“无关”)。
小亮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中如下图所示。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1)如图甲,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烧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则花生米完全浸没在水中下沉时所受的浮力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图乙,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充分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处于状态,随即停止加盐。
(3)如图丙示,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g;
(4)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9g,如图丁示,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为mL。
(5)通过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可知花生米的密度,本实验中花生米的密度为g/cm3(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