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其主题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营养、健康,和谐同行”。全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热童供给已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量偏低,优质蛋白质比例少,钙、锌等微量营养素供给明显不足.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缺乏合理营养知识、膳食摄入不平衡,加上活动量不足,青少年肥胖发生率逐年上升,有的地方高达15.3%,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材料二:某市举行了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公益讲座,旨在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三:临沂市2015年死亡原因监测结果(部分)如下:
| 死因 |
人数 |
死因排序 |
| 心脑血管疾病 |
23520 |
1 |
| 肿瘤 |
6424 |
2 |
|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
693 |
5 |
|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
483 |
7 |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包括身体健康 健康和 的良好状态。
(2)材料一中所列举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都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 病。
(3)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应该注意( )
①均衡营养 ②适量运动 ③吸烟酗酒 ④爱吃油炸食品 ⑤暴吃暴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是 。
在建设"四个襄阳"的进程中,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老河口的梨、枣阳的桃,南漳、保康的香菇、木耳……在不断为农民朋友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成为我市一张张新的名片。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某校学生小红在枣阳桃花节游览桃园时,入眼的满是浓绿浅绿、姹紫嫣红。人体的视觉是在(填部位)形成的。
(2)在桃园中,除了如织的游人外,还有许多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它们在为桃花传粉。蜜蜂的体表被覆,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3)桃树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输送到桃树的各个部位。
(4)大力发展果树种植,还有良好的生态效应,能够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为了降低"温室效应",我们应该提倡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请列举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5)小红在桃花节观花时突发奇想:如果给桃花授梨花花粉,是否依然能结出果实呢?在老师的支持下,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在果园里选择20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
②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图中②和③)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
③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
④将桃花花粉涂在A组花的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组花的柱头上。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完成下列问题:
(a)该实验的变量是。
(b)步骤③和④完成的是植物生殖中的传粉过程。
(c)传粉、受精后,A组桃花的多数结构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里的(填图中序号和名称)发育成种子;B组桃花则没有结果,说明给桃花授梨花花粉不能结出果实。
下图为免疫产生的实验探究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上述实验中,为实验组,为对照组。
(2) 乙组实验说明了鼠的体内产生了抵抗的抗体。鼠产生的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3) 将另外一种病菌注入经过乙处理的鼠体内,鼠(能或不能)存活。其原因是经乙处理的鼠的体内只有抵抗的抗体,而没有针对其他病菌的抗体。
(4) 在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 )
A.甲处理中的"取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鼠体"
B.乙处理中的"取用热水杀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鼠体"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明同学用黄豆种子分别采取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 瓶号 |
处 理 方 法 |
种子萌发情况 |
| 1 |
1粒种子,不给水,置于温暖处 |
未萌发 |
| 2 |
1粒种子,给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
萌发 |
| 3 |
1粒种子,给适量水,置于冰箱里 |
未萌发 |
| 4 |
1粒种子,给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
⑴1号瓶和2号瓶所形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
⑵3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乏 _____________。
⑶根据所学知识,请推测:4号瓶种子是否会萌发? 。
⑷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完成实验: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现提供40只大小、发育状况相似的蝌蚪、两个玻璃缸、水草、清水、不含任何激素的食物、甲状腺活性物质等材料。请你完成以下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1)实验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
①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A和B,各放入_________只蝌蚪、适量清水、少量水草,每天同时喂食。
②A缸_____________________;B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天做好观察记录。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研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完成了下列实验方案。
![]() 方法 |
1 |
2 |
3 |
4 |
|
| 处理 |
馒头块 |
0.5g |
0.5g |
||
| 馒头碎屑 |
0.5g |
0.5g |
|||
| 水 |
2ml |
2 ml |
|||
| 唾液稀释液 |
2 ml |
2 ml |
|||
| 条件 |
37℃保温5分钟 |
||||
| 碘液检测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
| 实验现象 |
①如果把2和4作为一组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_。
②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
③ 3、4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变化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